①.僅由水汽凝結器的溫度來控制。升華干燥階段,凝結器的負荷大,表面溫度高,相應干燥箱壓力高,解析干燥階段則反之。
②.用“校正漏孔”裝置來控制。即需要提高干燥箱壓力時,從箱外引入一部份經過濾的空氣,以提高箱內壓力。這種方法的弊病是:a.空氣中的灰塵、細菌可能污染制品;b.空氣的引入會降低水汽凝結器的凝結能力,從而導致凍干速率的一「降。因為空氣和水蒸汽混合物進入水汽凝結器后,在凝結表面上,水蒸汽被凝結,空氣不能被凝結,就會在表面上形成一層空氣膜,阻礙膜外的水蒸汽分子進入冷凝表面被凝結。也即增加了凝結阻力,降低了凝結器的捕水能力。凍干速率不僅取決于升華速率,還取決于凝結速率,只有這兩者相等時才能達到平衡狀態,在冷凝表面積沒有足夠容量的情況下,“破壞真空”有可能因凝結速率的降低而阻礙升華速率的進一步提高。此外,水汽凝結器壓力的提高還使真空泵抽走了更多的水蒸汽而導致真空泵油的污染。
③.在升華干燥期用變節流控制箱內壓力,在解析干燥期用水汽凝結器的溫度來控制箱內壓力:
此種方法是用箱內壓力來控制干燥箱與水汽凝結器之間的閥門的開度,用以控制箱內所需之壓力。而在解析干燥期,閥門全開,水汽凝結器的溫度就基本上決定了干燥箱的壓力。
④.循環(周期)壓力控制凍干:即周期地提高和降低干燥箱的壓力的凍干法。箱內壓力提高時,因氣體對流換熱和干層導熱相應提高,使升華界面溫度上升,提高了升華速率。此時因升華外表面壓力高,升華水蒸汽從制品中逸出只能是擴散而非水力流;在后半周期降低箱內壓力,升華面與外表面形成較大壓差,水蒸汽逸出大部分時間不是擴散,而是水力流,能使水蒸汽迅速逸出,而不阻礙升華面的繼續升華。這種方法,既保持升華面溫度較高,又能有效地將水蒸汽排出,因而干燥速率較快。
目前,實現循環(周期)壓力升華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a.在干箱中周期地充入空氣或其他氣體(如氮氣),其裝置與“校正漏孔”裝置相同,不同的是“校正漏孔”只注重控制箱內“高壓”和“低壓”的壓力,而循環壓力法不僅注重這些壓力,還注重維持“高壓”和“低壓”各自時間的控制。應盡量延長高壓時間和盡量縮短低壓時間。此法的缺點與“校正漏孔”一樣,需要大的水汽凝結器面積和大的真空泵抽氣量,引入空氣可能帶入污染物。
b.自動操縱真空泵的開停。關停真空泵時箱內升華的水蒸汽被冷阱捕捉,而升華和漏入的不凝性氣體則聚集在干燥箱和冷阱內,使其壓力逐漸提高。當箱內壓力達上限時,打開真空泵,迅速降低干燥箱和冷阱的壓力。此法的優點是,因沒有空氣引入,故無污染,可節約真空泵的電耗,其缺點是箱內壓力升高較慢,且受制品中不凝性氣體含量和系統的漏率的影響,很難實現最佳控制。此外,凍干機泄漏率過大,也無法采用這種方法控制。

上海紅鹿凍干機廠家www.taoshanshua.com
為客戶提供食品、生物、制藥工程等領域,凍干設備成套生產線項目整包服務(交鑰匙工程),歡迎來廠考察或來電咨詢!